吴宣够: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、科研处处长。主要研究方向:智能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、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
数字安徽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、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。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,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(iSING Lab)访问学者。长期围绕智能物联网、行业互联网等方面开展研究,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、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、重大企业联合攻关项目等项目多项。相关研究成果获安徽省自然科学技术奖、冶金科学技术奖、第八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奖项。 近年来,在IEEE TWC、IEEE TMC、IEEE TII、IEEE TVT、IEEE WC、JNCA、MobiHoc、计算机学报等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,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。
刘恒: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安徽省研究生教学名师。主要研究方向:计算机视觉、深度学习/机器学习、模式识别
长期从事视觉感知与深度学习研究。曾任海信集团多媒体研发中心智能交互技术专家,获青岛市“智岛计划”领军人才称号,英国Northumbria大学及东安格利亚大学访问学者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各1项,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和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及重点项目各1项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,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、产学研合作课题多项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/EI收录论文7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10项。
张立强: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:连铸坯智能定重技术与装备、冶金过程智能制造及大数据应用、炼钢过程节能降本新技术及应用
长期围绕冶金过程智能制造、钢的凝固与连铸及其控制模型、炼钢过程节能降本新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、中国宝武等企业重点项目30余项,主持安徽省教育厅教改项目6项。目前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,第一作者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,授权专利12项。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,钢铁行业教育培训先进个人突出贡献奖。
程小舟:正高级工程师、中钢马矿院智能信息研究所所长、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
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自动化、信息化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。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三等奖5项,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余项,国际发明专利1项。
郑啸: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。主要研究方向:工业互联网、群智感知网络、云计算、数据隐私保护
长期围绕计算机网络与服务计算开展研究。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常务委员、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型计算机应用分会常务委员。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省部级项目4项,参与完成973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8项,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。发表论文70多篇,SCI/EI收录40多篇,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。
范鼎东: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安徽省金属学会炼钢技术委员会主任。主要研究方向:传统钢铁工艺升级改造、冶金炉渣高附加值循环利用、高品质钢的品种与质量控制
曾在钢厂担任12年总工程师,长期从事工艺技术研究,主持过平炉、转炉、连铸的工艺技术攻关,指挥了“平”改“转”的重大工艺装备改造工程,进行了SKF钢包精炼炉、LF-VD精炼炉及RH真空炉的工艺技术研究,攻克了KKD、GKD等快速、高速列车车轮用钢和CSP短流程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等一系列技术难题。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,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。
周建平: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:复杂动态系统、网络化系统、深度学习、智能控制
韩国Yeungnam University博士后、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访问学者。主要从事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研究,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、省教育厅自科基金等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研究课题多项,入选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、校青年拔尖人才“青年学者”培养对象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。
张学峰:教授、宝钢优秀教师、安徽省战略新型科技领军人才。主要研究方向: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
长期围绕虚拟现实、人工交互技术、三维应急演练、机器人救援系统开展研究,承担马钢/首钢/神华集团企事业合作产学研项目20余项,发表SCI/EI论文20余篇,获国家发明专利近10项。